查看原文
其他

年度推荐|2022年媒介理论研究十大图书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观察者的技术 Author 媒介观察者


2022年媒介理论研究十大图书推荐


又到总结年度媒介理论图书的时间了,和2021年相比,中文出版物的重要性及质量比想象中的更好,以至于像之前预期的《纸的文化史》《总体屏幕》等(当然也由于它们相对于标题而言更偏向于文化社会学)都无法纳入本期书单。在我们推荐的十大图书中,经典的技术史、技术哲学、传播理论、中国媒介考古学和游戏研究构成了中文矩阵;而生存媒介、物质媒介、气候媒介、女性主义媒介研究以及实验室研究,则呈现了目前西方媒介研究新颖且多元的领域。



1.《技术大全》 

斯坦尼斯瓦夫·莱姆著,云将鸿蒙、云将鸿蒙二号机、毛蕊译,北京日报出版社


从百年诞辰时的文集出版开始,莱姆在国内越来越热。读者们自然不难发现他在身为一流的科幻写手之外,也同样是一位野心勃勃的学术研究者。莱姆如今已经有11部中文译著,最知名的当属《索拉里斯星》,该作品先后被塔科夫斯基与索德伯格搬上银幕;除此之外莱姆还有《技术大全》这部跨越未来学、技术研究、伦理学、控制论的大部头学术著作。


作为对阿奎那《神学大全》(Summa Theologiae)的戏仿,《技术大全》首版于1964年(之后做了数次修订),当时正值第二波控制论兴起的时代。莱姆以前瞻性的视野奠基了自身的“宇宙社会学”,思考了生物演化与技术演化的缠绕式相互促进和发展。本书格局宏大、深邃,从根本上超越了人类中心论的思路,同时也涵盖了对宇宙生命之普遍性以及人类道德、政治责任的深度思考。


如本书英译本译者乔安娜·齐林斯卡(Joanna Zylinska)所说,我们完全可以将莱姆关于演化设计的思考与斯蒂格勒的原始技术性理论、海尔斯的后人类研究等并置起来思考,这些超前的作品共同为当今媒介理论研究奠定了重要的哲学与经验基础。


2. 《传播学:历史、理论与哲学》

维兰·傅拉瑟著,斯特凡·博尔曼主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


《传播学》是捷克-巴西哲学家傅拉瑟(也译弗卢塞尔)职业生涯中期的作品,最早的德文版出版于1996年,由斯特凡·博尔曼编辑整理,集合了傅拉瑟1970年代在法国举办的两个研讨班:“传播学讲座”(1976-1977)和“人类关系的变异?”(1977-1978)的文稿。如果说傅拉瑟作为哲学家以及媒介理论家都有着日渐升温的趋势,那么千万也不要忘了他作为传播学者的身份,在这一领域,首推的读物就是这本《传播学》。


这是傅拉瑟迄今为止的第三本中文著作,前两本是其媒介理论的代表作《摄影哲学的思考》与《技术图像的宇宙》,据悉《物之形》和《后历史》也都已经翻译完成即将出版,这必然会带来一股“傅拉瑟热”。《传播学》提供了其思维脉络下的独特体系,首先是确立了以信息为核心的两大传播概念:对话与话语,继而将之推及到文本与图像,并在一种理论初探中建立起技术图像的初始概念。对傅拉瑟而言,传播是人类为了抵抗死亡的虚无而创造出来的“反自然”的编码过程,因此传播理论必须进行主体间的阐释,以理解人类文明的意义和影响。


傅拉瑟的另一个重大贡献在于提供了传播学的“构形”,首先是话语结构(即信息传达过程中的分配和保存方法),可以区分为剧场型话语结构、金字塔型话语结构、树状话语结构及圆形剧场型话语结构。其次是对话结构(能够生成新的信息而进行信息交换的方法),可以区分为圆形对话结构和网状对话结构。傅拉瑟的理论虽然偏爱某种二元论,但核心观念却是前历史/历史/后历史的三元结构,他思考的是人、媒介、世界的三元关系。这本书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视为其生涯中期媒介理论三部曲的前奏。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本书的英文版同样是在2022年由斯坦福大学出版社出版,证明了傅拉瑟理论在中英学界的同步复兴。



3.《艺术与宇宙技术》 

许煜著,苏子滢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许煜最新中文译作,将《递归与偶然》中的“递归”概念回接到中华儒释道思想,透视了其在悲剧的逻辑、山水的逻辑以及控制论逻辑中的历史隐线。就中西哲学的一种理论-历史比较而言,本书自然可以视为对《论中国的技术问题》中“宇宙技术”学说的另一层推进,在此艺术既充当了一种历史演进中的再现窗景,也提供了东西比照中的媒介物像。


悲剧为何是西方的艺术?山水画为何是东方的艺术?东方艺术如何有别于西方艺术?以宇宙技术为出发点,我们不难发现这个时代最紧迫的问题,就是非西方/非欧洲视角来反思我们当前的技术状况以及艺术状况。魏晋以来的山水画是古典文明的瑰宝,它的诞生自然是儒释道汇流交织的结果,这是一个自成一派的艺术宇宙,可以归结为道家逻辑(daoist logic)、山水逻辑或玄的逻辑,毋庸置疑,这就是中国美学的绝对核心。


如许煜所指出,山水精神并非人们通常认为的遁隐主义,而是一种坚持自我的“闲暇”。这是一种独特的宇宙技术实践(通过技术活动实现的道德秩序和宇宙秩序的统一),证明了多元化的艺术体验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作为现代技术之本质的集置(Gestell)。



4.《中文打字机:一个世纪的汉字突围史》

墨磊宁著,张朋亮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一个键盘面版,同样见证了中国之“道”与希腊“逻各斯”的相互博弈。多年深耕中国历史研究的墨磊宁(Thomas S. Mullaney)花费十余年,寻访、收集了来自近20个国家的50多所档案馆、博物馆、私人收藏和特色馆藏,细致描绘了一个世纪以来,中文打字机所关联的文化语境与技术建构。


本书的核心,是字母文字/音节文字与中文(方块字)的无力兼容,这一矛盾旋即转化为汉字媒介考古学的绝对出发点。从1940年代电报技术到1950年代计算机技术普及以来,缺少字母这一中介,导致了汉字(当然也包括整个中国)与现代性接轨的历史难题。汉字曾经试图借助中文打字机这一媒介解决该难题,虽然最终未能成功,但也勾勒出了汉字突围情境中国的现代中文信息技术史。


在汉字与字母、中国与世界的鸿沟之间,充满了各种野心勃勃却又极其短命的桥接尝试……它们中的多数成为了死媒介,但也书写了抵抗字母霸权的平行历史,墨磊宁作为一位外籍学者,能够系统突击非西方文化中的空白地带,这一挑战颇令国内学者汗颜。在媒介考古学越来越热的当下,诸如《中文打字机》这样的“中国媒介考古学”大概是最有潜力的学术增长点之一。



5.《电子游戏世界》

克劳斯·皮亚斯著,熊硕译,复旦大学出版社


作为弗里德里希·基特勒与约瑟夫·沃格尔的嫡传弟子,皮亚斯是“青年基特勒学派”中的领军人物之一,与沃尔夫冈·恩斯特等人同享“硬件哲学”代表人物的地位。皮亚斯最为深耕的是两个领域:其一是控制论,对此他曾经主编了两千页的《控制论:梅西会议文集》;其二是游戏理论,此领域他有数本专著,最知名的就是这本《电子游戏世界》。


本书首版于2002年,英译本出版于2017年,虽然时日已久,但细看并未过时,因为皮亚斯探讨的是游戏的“机制”而非文化商品的流变,对此《电子游戏世界》或许可以和之前出版的OOO脉络的《玩的就是规则》(伊恩·博格斯特著)并行阅读(或许还可以加上《有限与无限的游戏》)。我们不难从书中发现基特勒的幽灵徘徊,因为皮亚斯想要探索的正是电子游戏的“话语网络”或“谱系学”,重点探讨其构造逻辑和知识体系。


依照游戏类型以及福柯意义上的“陈述集合”(书中翻译为陈述群),皮亚斯将本书分为三大板块,即“动作”“冒险”和“策略”,分别讨论了动作游戏、人类工效学和图形用户界面;冒险游戏、数据库组织和路由协议;策略游戏、数值气象学和面向对象的编程,如此错综复杂的论述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其电气工程出身的影响。


对于当今的游戏学(ludology)来说,书中的三个论点值得思考。一,要对传统的、人性化的游戏理论进行批判,因为它们本质上是变相的社会理论,忽视了游戏媒介本身的结构性;二,电脑(数字化)的世界本身就是一个世界性的(媒介化)游戏;三,电子游戏不仅是用计算机来玩的游戏,也应该包括计算机自己可以玩的游戏。



6.《生存媒介:关于极限境遇的媒介理论》

Existential Media: A Media Theory of the Limit Situation

Amanda Lagerkvist,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只需40多年后,Facebook上的死者数量就会超过生者,这些“死灵账号”应该如何看待?生存似乎变成了肉身生存与媒介生存的一分为二,这在瑞典学者拉格奎斯特那篇高度影响力的论文《生存媒介:走向一种数字被抛境况的理论化》(这篇文章将会收录在我们即将出版的一部媒介理论文选当中)中得到了一种宣言式的启迪,她很快又将这项研究升级为一部专著,即《生存媒介:关于极限境遇的媒介理论》。


本书的理论框架来自当代媒介与海德格尔、阿伦特、雅斯贝尔斯等人“生存哲学”的有机融合,从而开启了自己“生存论媒介研究”(existential media studies)的特色领域。书中的第一部分交代了研究的理论目标:填补媒介和传播研究领域中生存哲学的空缺,通过将雅斯贝尔斯的“极限境遇”扩展到数字世界,借助哲学思辨、人种学方法以及美德伦理方法,阐明了生存论媒介研究的边界与核心。


第二部分借由四个具体的案例(分别对应度量性媒介、关怀性媒介、超验性媒介以及预测性媒介)展开了对网络哀悼、纪念等数字极限境遇行为的研究。最终,拉格奎斯特表明,这是一项具有强烈的哲学、伦理和政治动机的研究,它将媒介研究的主体定位在边缘化的哀悼者(共存者)身上,提请人们关注一种不同于主流趋势(强调数量、速度和效率)的数字未来。


7.《塑料物质》

Plastic Matter

Heather Davis, Duke University Press


在物质性研究备受重视的当下,不容错过这样一部回应生态危机、重思物质与人类关系的专著。戴维斯从酷儿理论出发,结合后殖民主义和新物质主义展开了系统的生态批评,通过塑料这一对象来展示西方语境下的物质概念及其生产条件的递归关系,试图探索一种完全不同的物质关系。


塑料的发明和使用揭示了西方世界对物质的态度,也就是物质的存在价值在于被人类无休止地操纵和控制。戴维斯首先对这种观点进行反驳,论证了物质也有自身的能动性,而我们需要跳出人类与非人类、自然生产与人工合成的二元论,看到物质在人类生活中的主动参与。


有趣的是,戴维斯讨论了一种食用塑料的细菌,认为人类与该细菌之间存在一种酷儿亲缘关系(queer kinship),她还对塑料生产中的种族暴力进行分析,从而刺激读者根据塑料的饱和度来重新审视它们与物质和生活的关系。



8.《气候媒介:跨太平洋的大气控制实验》

Climatic Media: Transpacific Experiments in Atmospheric Control

Yuriko Furuhata, Duke University Press


全球变暖在2022年的异常加剧深度刺激了人类,在此基础上,我们应该如何理解人工恒温系统?古畑百合子追溯了20世纪初至今的日本气候工程,重点关注冷战及控制论的背景下,日本科学家、技术员、建筑师和艺术家与美国同行共同改变室内外大气的尝试。这些气候工程调节着地球大气,同时也调节着人类的行为,并最终成为当代城市关键基础设施的组成部分。


不难看出该研究融合了环境研究、基础设施研究、媒介考古学以及德国媒介理论的资源,古畑百合子的研究视角也可以归纳为“文化技艺”以及“元素哲学”,并在此基础上将媒介研究和生态研究(气候)嫁接起来。书中涉及各种大气控制技术,如云播种、人造雪、用于天气预报和控制的数字计算、用于城市规划和治安的控制论、中谷藤子的雾雕、试图设计胶囊房和圆顶城市的丹下实验室以及代谢主义者的建筑实验等,共同勾勒出媒介在气候操作上的历史脉络。


本书深刻反思了技术调节下的人类居住环境,同时也注意到了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复杂语境,通过描绘日本的气候媒介谱系,它挑战了以北美和欧洲为中心的媒介研究,弥补了相对缺失的东方视角。另外,本书与《塑料物质》同属于“元素”(Elements)系列丛书,值得关注。



9.《重新理解媒介:马歇尔·麦克卢汉的女性主义延伸》

Re-understanding Media: Feminist Extensions of Marshall McLuhan

Sarah Sharma and Rianka Singh (eds), Duke University Press


考虑到麦克卢汉本人非但不是女性主义者,而且其论述中不乏“老白男”对性别、种族和阶级的典型偏见,那么这本书的出版就注定了挑衅和讽刺的风貌。在麦克卢汉中心主任莎拉·夏尔马的组织下,自2017年起的每周一晚上,学者、艺术家、活动家以及技术人员汇聚一堂,试图将“媒介即信息”延伸到女性媒介研究领域。


几年后,富有成见的讨论最终汇集出版。与过往研究不同的是,这些讨论既没有回避麦克卢汉的厌女倾向,也没有对其大肆批判,或是挖掘麦克卢汉与女性的八卦边角料,而是将“技术作为权力的结构形式”这一核心论点放置到女性主义研究之中,算是以其道还治其人之身。


具体来看,本书抛开了麦氏理论的普遍化和宏大叙事,试图揭示特定媒介、特定语境下权力运作的技术逻辑,也就是权力如何经由技术来作用于身体、性别、阶级、种族和人群,从而导致差异和不平等。各位学者不仅将《理解媒介》中涉及到的轮子、自行车、飞机、道路、纸路、游戏和服装带入新的语境,也从新的物件探讨了性别技术的问题,最后对媒介在21世纪的地位作出了评价。




10.《实验室手册:媒介研究中的情境实践》

The Lab Book: Situated Practices in Media Studies

Darren Wershler, Lori Emerson, and Jussi Parikka,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这是三位学者共同发起的实验室研究项目的成果,对媒介史、媒介考古、数字人文和科学研究有不同程度的推进。在本书中,实验室被视为一个知识生产空间,无论是传统的科学实验室、人文实验室还是近来流行的混合实验室,都在套式(topos)的意义上得以审视。实验室既是一个操作化的实体场所,也是一种循环往复的话语隐喻,它的构成与变迁起着识别社会特异性的作用。


本研究选择了来自北美和欧洲十所大学的混合实验室,借助“扩展实验室模型”(extended lab model,构成要素包括空间、技术、设备、人员、基础设施和想象)对实验室中的情境实践作出了细致的观察与分析,阐释了这些持久的文化形式、文化现象与当今技术创新、知识迭代的交互影响。这与拉图尔专注于一个实验室系统的《实验室生活》相比,更为立体和多元化,也更能呈现某种关系性的行动者网络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实验室固有的内部封闭性导致其包容性和开放性仍然有限,如何将其与社会认知连接起来始终是一个难解的问题,因此我们迫切需要将实验室的内部讨论扩展到实验室外的世界,或许正如拉图尔所说,“如果这意味着将社会变成一个巨型实验室,那就放手去做吧。”本书的所有章节已经完全开放阅读,见项目主页https://manifold.umn.edu/projects/the-lab-book。


——END——




本文原载于公众号“观察者的技术”,感谢公众号“观察者的技术”授权海螺转载。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本期编辑 | 莫伉誉



推荐阅读

基特勒|通往一种媒介本体论

安吉拉·麦克罗比|女性主义、家庭,以及新的、多种媒介的母职

施畅 | 作为迷宫的互动叙事:冒险故事、分岔情节及多重未来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海螺Caracoles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